Search


我記得, 小時候過年, 很有人情味.
年三十伊始, 我家樓下會多了很多小販.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我記得, 小時候過年, 很有人情味.
年三十伊始, 我家樓下會多了很多小販.
賣生果呀, 賣魚蛋呀, 賣小玩具呀, 不一而足.
那時候, 警察都隻眼開隻眼閉.
只要不太過分, 都由得他/她們.
始終, 都是些人民憑一己之力, 在那幾天賺多一點而已.
過了初三, 自會銷聲匿跡.
這點情誼, 這份默契, 心照不宣.

市民也盡情歡樂.
一整天的拜年總算完成, 晚飯後各行其是.
通頂打麻雀有之, 成晚睇電視傾電話者有之,
在街上掃街食嘢者有之, 打機打通宵者更有之.
沒錯, 是喧鬧熱鬧嘈咗D.
但父母不禁, 鄰里包容, 政府默許.

連市民拜年也感受到寬容.
泊車在街上, 只要不太離譜阻街, 可以.
一家大細搭車在禁區落車, 也算了.
市民其實領受在心中, 他/她們知道是政府的額外開恩.
那時候, 是英國統治香港的時候.
偏偏, 這個外國人政權, 沒有將我們當殖民地看.
他們尊重我們中國人的農曆新年.
平時執法如山, 但過年時兼顧情理.
因此, 贏得人民的真心擁戴.

但是, 昨晚的年初一, 多少香港人的心碎了?
無論是小販擺檔, 是市民買魚蛋, 是警察出動都好,
為何同樣的情況, 以前平靜包容, 今天開槍丟石?
我不在現場, 不知真相;
我只知道, 今天的香港, 好像與昔日大大不同.
香港, 還是以前的香港嗎?

我不是懷緬前朝港英.
我多麼想回歸後香港是更璀璨繁榮, 備受國際尊重.
如果一國兩制真的能落實, 50年不變,
中國的公信力在世界將達到頂峰!
可是, 作為一位老師,
即使我在所處工作範疇中, 已見到不斷的變化:
以前是廣東話為教學語言, 現在變成普通話;
以前用繁體字教書, 現在又快變成簡體字;
以前讀中國歷史, 現在又有國民教育;
以前叫魚蛋的東西, 現在要正名叫什麼魚肉丸子……
太多太多的不同, 都是在回歸後(尤其是近兩三年)出現,
市民都回不過氣來!
現在, 可能連過年落街買串魚蛋,
都要重新適應新秩序了!

民怨, 是要疏導的;
民心, 是要積累的.
不要說為何香港人以前聽聽話話, 現在咁多投訴怨聲.
所有的, 都是政府自己攞嚟的.
同樣的人, 在你手, 只有民怨;
在他手, 贏得民心, 為何?!
以前, 香港這小小地方, 在華人世界中領天下先, 蜚聲國際;
今天, 香港一連串事件, 卻成台灣引以為鑒事例, 貽笑世界.
特區的官員呀, 你不但令港人辛苦,
更令委託你們治港的人蒙羞.

我不想做個言不由衷的人, 因為會活得很累.
尤其我們做老師的,
更要有點風骨,
才會更對得住學生,
對得住自己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為新婚而設的本專頁, 記下了兩公婆的生活點滴,中間穿插一些個人看法,希望為大家提供一點正能量。 Instagram: cheungyanyanig
View all posts